n(e),這個因子就有些棘手了。小恆星通常溫度較低且呈現紅色。行星必須以較近的軌道環繞才可能
處於生態層(ecosphere)之內。而且,此生態層(ecosphere)的範圍也比較小; 就如同橘子的皮
一樣薄,行星實在沒有什麼生存空間。環繞軌道太小的行星通常被潮汐牽制而且有一面無時無刻得面對
著太陽,而照不到太陽的另一面則是永久的冰凍面;如此的環境將使生命難以發展。
而另一種則是大型且呈現藍色的恆星,這種恆星的生態層(ecosphere)就比較大。當然,如果從我們自已的太陽系來看,
會發現越在外圍的行星,相隔的距離越遙遠,故生態層(ecosphere)雖大卻也沒有多大幫助。
這些巨大型恆星通常很快就燃燒怠盡、所以它們並不會存在很久。這些大恆星是如此地短命,生命甚至還沒有開始發源
它們就轉變成新星(nova)或超新星(supernova),接著便摧毀整個星系的一切。
我們的太陽系,擁有一顆大小適中的黃色太陽,我們擁有兩顆(地球和火星)或甚至三顆(金星)行星位在生態層(ecosphere)之內。
所以保守估計的話,在"生命區堿(life zone)或"生態層(ecosphere)內的行星即為「壹」, 故n(e) = 1 。